全球经济动荡,零售企业受到重创,如何在数字化时代转型?如何在“危机”中看到新机遇?“云”已成为零售行业新常态。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与云谷研究院联合发布了《数字化时代零售企业转型策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由云谷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刘新宇、云谷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立辉、云谷研究院资深专家张丽英共同完成。
零售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借助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到,中国消费品行业目前仍存在供需不平衡、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这就需要零售商与企业重新思考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驱动行业增长。
在刘新宇看来,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品牌价值、消费体验等。这对零售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在刘新宇看来,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数字化运营体系、决策体系等。而如何打造消费者全渠道互动、体验升级的运营模式成为零售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在陈立辉看来,数字化转型需要依靠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能力来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此外,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需要借助数据技术进行人工智能优化;最后是业务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新疆云谷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伍在新零售大会上指出,零售业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来重构客户关系,完善客户体验;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可以优化库存和提升运营效率。
未来,王明伍认为,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从数字化战略、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和技术中台等方面入手,构建起一个高效、智能、灵活的零售商业系统,助力企业实现韧性增长。
零售行业作为传统行业,由于其经营活动的高度数字化,其经营决策流程和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过去靠经验和感觉决策,到如今依靠数据和算法驱动决策。
数字化如何驱动零售业韧性增长?
2022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全球零售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加速了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在此背景下,《数字时代的实体零售》报告指出,面对新冠疫情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中国实体零售业应及时调整战略,积极拥抱数字化。
一方面要不断加强线下门店数字化能力建设,在线下门店内探索全新的运营模式和服务体验;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线上业务布局,发展私域流量并重视直播等新兴销售方式。
当前,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
地陆续启动了经济复苏计划。对于实体零售商而言,如何借助数字技术与工具实现零售业务的“逆势增长”,已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数字时代的实体零售》报告指出,数字化已成为实体零售商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业务韧性增长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将从商业模式、组织架构、营销与服务和供应链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数字化转型
在中国零售行业中,近半数受访者认为数字化是业务韧性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其中,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中国实体零售企业的共识,而线上化则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途径。
打造数字化供应链
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时代实体零售实现韧性增长的基础,其目标是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供应链运营,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实体零售商可以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来提高运营效率。例如,对商品、订单、物流和服务的全流程进行可视化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可预测性。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方面,实体零售商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优化库存管理和降低成本。此外,还可借助智能定价工具与灵活的供应链策略来提升客户满意度。
门店数字化改造
零售企业可以通过门店数字化改造,推动会员营销及服务的线上化,优化用户体验;通过数字工具的创新与应用,将会员营销服务从线下拓展至线上,提高用户对会员服务的满意度。此外,零售商还可以通过打造智能门店,提供包括购物、餐饮、娱乐和生活服务在内的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
在门店数字化改造过程中,中国实体零售商可以借助 SaaS系统平台,通过集成线上线下门店资源并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打造覆盖到店、到家、离店全场景的数字化门店,将更多线下门店打造成零售企业的线上“旗舰店”和“体验店”。
零售企业经营全流程数字化
当消费者购物从线下向线上转移时,零售商必须更好地了解和预测消费者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商业决策,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零售商应将重心从销售转移到“服务”上,通过全渠道连接、数字化和敏捷化的业务模式来改善客户体验,并为客户提供更好地服务。
云上管理,业务在线化
报告指出,实体零售商通过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中台,可实现商品和消费者的在线化、智能化管理。通过云上管理,企业可以打破线下物理空间限制,更好地与消费者建立连接。在此基础上,实体零售商还可进一步将业务在线化,以更好地触达顾客并优化门店经营模式。
数字化营销实现精准化营销
近年来,随着零售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实体零售商纷纷开展了数字化营销业务。具体来说,实体零售企业可以通过数据洞察实现精准化营销,利用线上平台、线下渠道和社交媒体等多场景的数据融合,借助 AI技术分析和挖掘消费者的偏好及行为,通过数字化工具与渠道触达消费者。